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怎样掌握培育温室小苗的技术关键?除了室内用具消毒,精选种子,药剂处理,浸种催芽,适期播种,适宜播量等一般技术措施外,搞好温室内的温、湿、水、气的调控技术是重要关键。温室育秧的管理,一般可分三个时期:第一期为高温高湿齐苗期,第二期为适温出叶盘根期,第三期为降温绿化炼苗期。根据秧苗干长根、湿长芽、高温长相,适温长芽的生长规律进行管理。
(1)齐苗期齐苗期要求高温高湿条件。
温度:白天室温掌握在35~38℃,最高不超过40℃;夜间不低于20℃。
水分:要求芽谷水汪汪,秧盘不积水。水分多了长芽不长根,水分少了长根不长芽。发现种壳或营养土发干,要及时少量喷水,保持湿润。
镇压:即压芽。因播量较大,当不完全叶开始突破芽鞘时,胚根伸长很快,稻种开始隆起,此时就要及时用带柄的木板向一个方向轻轻压平,以促进齐苗和盘根。
(2)出叶盘根期此期一般经历3~4天,要求室内保持适宜温度,水分以掌握秧尖吐水珠,根毛湿润无积水为宜,过干过湿都易引起种根萎蔫和窝团烂根。
温度:室温保持25~30℃,在根未能盘好时,室温要在30℃左右为宜。待盘根后,室温可逐步下降到25℃,以利小苗生长。
水分:小苗盘根期水分不宜过多,掌握室内相对湿度在90%左右,只要秧根湿润不干,秧盘无积水即可。光照:出叶盘根期要不断进行调盘绿化,促进全室苗齐苗壮。
(3)绿化炼苗期此期约历时1~2天。
温度:室温以调控在20~25℃左右为宜。采用变温管理,一般掌握白天温度略高一些,夜间略低些。此期切忌室温过高或过低。若室温过高,易串苗徒长,苗细苗弱,过低则生长缓慢,会延长出室时期。
水分:除了保证室内有较高的相对湿度外,必须适时喷水润苗,使苗尖常挂满水珠。
光照:及时对中、下层秧盘调换,以增强受光率,保证秧苗生长一致。
另外,要注意防治小苗生理障碍和病害。在温室育秧过程中,往往因管理不善而引起窝团烂根和黄化苗及霉病等。
为什么全国要加速推广肥床旱育稀植技术?因为这项技术是高产高效综合性的高科技成果,综合各地的经验,具有十大突出优势。
(1)提高单产1995年统计,江苏省单季稻应用640万亩,平均单产572.7公斤。11个省级示范县应用284.6万亩,占水稻面积64%,单产达595.5公斤,其中,有5个县应用139.5万亩,单产达620.8公斤,最高县达631.8公斤。江苏常熟市单季晚梗百亩方,平均单产753.8公斤。江苏常州市戚区潞城镇高产田1.3亩,单产达815公斤。大量数据统计,江苏高产田块亩增3~5%;中产田块(亩产500公斤左右)亩增5%~10%;低产(400公斤以下)田块亩增15%左右,高达28%,充分证明,此项技术是低产变中产、中产变高产、高产更高产的技术。
(2)增加收益根据典型调查和效益对比测算,增收是基本肯定的,一般每亩纯收益净增61.7~91.1元,最高农户亩净增收益130元以上。
(3)培育壮秧水稻之所以增产,主要原因是培育了壮秧,这是高产的重要基础,是增产条件之一。水育秧、通气湿润育秧和肥床早育秧等三种育秧方式比较实践结果,肥床早育秧既能壮叶增蘖,又能壮根,其他育秧方式是不可比拟的。因为肥旱秧是先从壮根入手,培育出叶挺、色绿、苗体矮小且有弹性,含有丰富的蘖原基、根原基、分枝很多,根毛密集,不定根的粗度、数量、总长度均优于湿润育秧、所以,肥床旱育秧是当代培育壮秧的最佳形式。
(4)节省秧田江苏用水秧作对比试验测定,在同叶龄的秧苗情况下,旱秧苗高仅为水秧的1/3~1/2,加上使用多效唑,使叶面积指数更低,因此,旱育秧可适当增加播量,提高秧大田比例。同样培育中苗移栽,水秧一般秧大田比为1:7.5,而肥旱秧为1:20~25,则栽大田面积约3:1,这样可节省秧田75%左右。节省的秧田可发展冬种,增加全年的粮油产量。
(5)少用稻种因苗床质量提高,加上地膜覆盖,使出苗率、成秧率普遍提高,又加大田稀植,从而使大田用种量大大节省。据调查,常规梗稻大田用种量可省2~3公斤,高达4公斤以上,杂交u稻可节省0.5公斤以上。
(6)节约用水水育秧从灌水泡田至拔秧,全程需水量一般100~150立方米,新垦漏水田需200~250立方米,而肥早秧一般只要浇透水3~4次,约10~15立方米,相比之下,推广一亩早育秧可节省90%左右的用水量和用电量,这对种稻而水源不足的地方,意义十分重大。同时,早期育秧又不受水的限制,可适时播种和推广应用高产良种,对此,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。
(7)降低用工苗床开始用旱地培肥,培肥时间长,操作程序多,三次施肥和耕翻,六次秒耙,然而,建立苗床基地,固定起来,一年培肥,多年使用,加之床大田比例大,拔秧容易、运秧轻松、大田稀植等。据各地对比测试,每亩大田可节省工日2.5~3.5个。好了,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,谢谢大家!